時間:2018-11-15 16:06:00 | 來源:
規劃概況
2016年,按照國家“一帶一路”的部署和行動計劃,在實現共同的經濟發展目標前提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機制,在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的策劃推動下,由大西南地區的四川遂寧、自貢、貴州黔南州、安順、華南地區的珠海(含香港、澳門地區)、東南亞地區的泰國林查班、孟加拉吉大、斯里蘭卡漢班托塔、印度古吉拉特、巴基斯坦卡拉奇(含巴基斯坦瓜達爾)等節點城市共同合作,規劃實施“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共同承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目標。
“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以“1931”構成主體骨架。即構建一條以絲路國際網絡平臺為聯系的海陸經濟走廊;首期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9個重要城市節點;搭建通道節點之間三大合作平臺(政府、設施、企業);開通了海鐵聯運、設施串式智慧甩掛運輸及口岸功能后移,改建培育一批以節點城市為核心的服務網路驛站。
“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在條件成熟后,將進一步將大通道的整體功能沿著市場需求進行延伸。
向西北方向:大通通道向北延伸到甘肅蘭州,并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物流大通道上,然后繼續向西接入新疆哈密節點(兵團十三師在建的“歐亞智慧商旅物流園區”),自此,將“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和“哈伊瓜(哈密、伊斯蘭堡、瓜達爾)國際物流大通道”實現對接。
向南方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進入南亞地區,連接泰國林查班、孟加拉吉大、斯里蘭卡漢班托塔、印度古吉拉特、巴基斯坦瓜達爾、東非吉布提等節點城市。
“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是以節點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以產業為支撐、以市場為紐帶、以物流為核心、以整合為目的,以政府設計引導、行業協會推動、企業聯合運營為原則,依托公鐵水空聯運和運營模式創新的交通優勢和節點區域豐富的商旅物流資源,采取創新的理念和優化的頂層設計,通過搭建物流大通道節點合作平臺、構建跨國跨省區的市場合作機制、提升節點物流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實施多種運輸組織重構、組建跨國、跨省區的企業運營聯盟、創造大通道及節點發展的政策環境等有效的途徑,將“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節點之間的單一運輸通道功能,上升到國際物流大通道的綜合系統功能。
通過創新謀劃建設“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使其成為沿線經濟走廊和節點區域經濟發展的具體抓手,也是節點地區吸附投資和社會資源的有效途徑,成為支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實施的低碳高效、持續發展的綠色通道,國際物流大通道節點跨國、跨省區之間物流深度合作的示范工程,中巴經濟走廊共建的標志性項目,進入東非國家合作的對接平臺,充分發揮物流業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
建設概況
2016年,由珠海市政府、黔南州政府、遂寧市政府、巴基斯坦瓜達爾政府、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共同簽署了共建“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合作協議,并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工作委員會),按照國際物流大通道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各個節點地區結合自身的發展需要開始節點的建設實施。
當年國家兩會召開期間,由四川省政府、貴州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共同以集體聯名向全國人大提出共建“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的議案,得到了兩會的高度重視和肯定。同年,國家發改委牽頭,由6個部委對兩條國際物流大通道項目進行了審查,同意將項目列為“一帶一路”早期收獲項目和先導工程(示范)。
“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啟動以來,各個節點都在加快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四川(遂寧)國際陸港節點完成了節點具有的所有功能,功能提升開始吸附社會資源向節點集聚;貴州(昌明)國際陸港通過節點功能提升和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吸附了老干媽、茅臺、中儲糧、九州等一批知名企業落戶,被時任省委書記陳敏爾稱為“流光溢彩”;廣東(珠海)港節點完成了鐵路對接港口,實現5萬噸海鐵聯運的服務能力,航空節點建設已經開始啟動。
巴基斯坦瓜達爾425公頃中巴自貿區和28公頃的中巴國際商品采購展示交易中心工程已經啟動建設,國家推動的機場、鐵路、電廠等重大機場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孟加
拉吉大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等節點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提升“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的試點工程(絲路國際公共信息平臺、第三代商旅物流園、智慧串式甩掛、鐵路駝背運輸、智慧冷鏈物流、區域跨省配送體系等)進展順利,各節點合作平臺加快搭建、市場深入對接、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川貴廣-港澳-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節點延伸到了東非吉布提,“中非(廣東)國際商品展示采購交易中心將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