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亚洲电影_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_一区二区精品_91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_国产激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行業信息 / Information

物流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信息 >> 物流資訊

廣東省信息化發展名列全國前茅

時間:2011-04-22 16:59:40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信息化發展指數(Ⅱ)》披露,2009年廣東信息化發展總指數為0.7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0.681。從2006年到2009年,廣東信息化發展總指數年均增長為11.4%。其中,信息化基礎設施指數年均增長3.9%;信息化產業技術指數年均增長16.1%;信息化應用消費指數年均增長26.2%;信息化知識支撐指數年均增長1.2%;信息化發展效果指數年均增長9.8%。2009年,廣東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在全國的排位中,除京津滬三個直轄市外,僅次于浙江省,列第二名。

信息化基礎建設不斷完善

 "十一五"期間,廣東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接入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順利完成,電信網已聯通20戶以上的自然村。到2010年11月,全省固定電話用戶達3203.4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達9577.1萬戶,用戶規模和業務量均處于全國首位。全省共建成監測站328臺/套,其中高山站5座,城區固定監測站41個,移動監測系統33輛,小型監測站150個,搬移式監測系統13套,便攜監測系統86套。截止2010年11月底,全省已有各類民用無線電臺站27.9萬座(不含公眾移動終端),約占全國總數1/10。3G基站已達42794座,3G移動用戶達530萬戶,累計建成WLAN熱點36800個,長期穩定用戶達230萬戶,無線寬帶網絡覆蓋率已達47.8%。

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在過去的五年中,廣東省所有行政村全部接入寬帶網,12.8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電話,在全國率先構建了省、市、縣、鎮、村多級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并向農民開放1000多個縣(鎮)信息服務中心、約2萬個村級信息服務站點,建立了15000人的基層信息服務隊伍和500多人的農業專家隊伍,開通100多個應用平臺、300多個特色應用系統,25個市縣開通了農村視頻點播頻道,涉農視頻課件達800多集。"農村手機報"、"農信通"等涉農短信息服務覆蓋人數超過700萬人。

信息化應用取得突破性進展

電子政務建設取得重大成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信息顯示: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舉行的"2010年中國優秀政府網站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活動中,榮獲"2010年度中國互聯網最具影響力政府網站"和"2010年度中國政府網站領先獎"。

到2010年,廣東已發布四期《廣東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覆蓋了省委、省政府、省政協、省政法系統、國有企業等部門共364類信息,基本形成了較為規范的《共享目錄》修訂流程。省級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已實現共享單位32個,共享信息142類逾2.8億條,每月交換數據2000多萬條,分別比2009年增長了0.84倍、1.5倍和12倍,并已有廣州、深圳、佛山、揭陽等18個市建成了市級數據共享平臺。

2010年省直網上政務公開新增量40.3萬份,占政務公開量的95%;地市網上政務公開新增量58.9萬份,占政務公開量的92%,全省政務更加公開,政府工作更加透明。2010年省直收到網民意見14萬條,回復反饋13萬條,網上反饋率92.9%;地市收到網民意見82萬條,回復反饋76萬條,網上反饋率達92.7%,網站已經成為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紓解民困、廣納民智的重要渠道。2010年省直行政許可事項網上辦理率達70.4%,同比增長14.2%;地市行政許可事項網上辦理率達80.4%,同比增長127.0%,全年省市網上辦事量達1913萬件,老百姓足不出戶便可辦理大部分的服務事項。

 

電子商務不斷發展。2009年全省的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7200億元,占同期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的19%,其中"國家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范城市"廣州市的交易額達到3600億元,比同期的上海高出近600億元。

廣東省從2008年開始計劃未來5年每年從財政拿出2億元來支持電子商務產業,廣州市財政撥付的電子商務專項資金每年也達到2000萬元。在廣東,除了廣汽本田、華為技術、中興通訊、惠州TCL集團等成為制造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龍頭企業,個人電子商務同樣發達,是全國唯一網絡購物人數超過1000萬的省份。

在電子商務目前發展規模最大的B2B領域,廣東省特有的產業集群效應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以大批行業電子商務網站為平臺所集結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集群正快速發展壯大。如廣東塑料交易所建立的塑料電子交易系統,2008年平臺交易總量達1000萬噸,成交額達2000億元。在電子商務支付體系方面,截至2009年底,銀聯網絡已覆蓋廣東地區(不含深圳)20個城市市區及下屬的140多個縣(鎮或區),現正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廣東銀行卡發卡量達到了近2億張。

智能交通有新的發展。在廣州、汕頭、東莞等地,車輛年票收費、出租車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領域智能化被大規模成功應用。廣東自2006年起使用粵通卡,累計發卡量超100萬張。粵港兩地已實現"兩芯同卡",已有5千多輛兩地牌車使用該服務。廣深線每年超過3000萬張RFID車票在使用。目前,廣州市"羊城通"公交卡集公交通、電信通、商務通于一身,發卡量超過1500萬張,日均交易量500萬筆。

信息化產業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廣東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2000年廣東省軟件業務收入80億元,占全國13.0%;2010年前10個月,業務收入達到2195億元,占全國的21.0%。

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2010年,廣東物聯網產值超過800億元,M2M數量超400萬個,以超過30%的速度快速發展。截至2010年底,廣州市擁有射頻識別技術(RFID)、二維碼、條形碼、傳感器、衛星導航、視頻監控等物聯網企業近700家,產業規模達150億-200億元。以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網絡和機器對機器(M2M)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取得初步成效。

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研制出具國際領先水平的國產化自主創新產品。全省集聚RFID相關的企業超過2000家, RFID市場規模達到45億元,占全國40%以上,超過30家國際著名廠商在廣東投資和開展業務。一批重點領域的應用得到較好培育。全省已拓展電力抄表客戶逾20萬家,市場占有率接近90%,交通物流行業客戶逾30萬戶。利用粵港合作平臺,開展RFID關鍵技術在生產管理、行政監管、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應用主要有:形成粵港不停車收費、食品溯源諸多應用案例,電子監測生豬150萬頭,裝RFID耳標14.4萬頭,保證了供港食品安全。物聯網技術在亞運的交通調度、安全監控、場館組織管理、門票發售等方面應用良好,為成功和精彩的亞運提供了科技保障。物聯網的網絡和無線傳感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處于國內領先和世界先進水平之列。傳感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衛星定位導航傳感器企業數和規模分別占全國50%以上和60%。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取得巨大進展。"十一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控技術應用率達到50%以上,中小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率達到40%以上。珠江三角洲國家兩化融合試驗區在首批八個國家級試驗區中得到90.54的高分,綜合排名第二。

社會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省網民數達5324萬人,占全國的11.6%,其中手機網民數達到3882萬人,占全國的12.8%,均居全國首位;互聯網普及率為55.2%,居全國第三位;域名數1,211,749萬個,占全國的10.8%,居全國第二位。

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應用探索取得了長足發展。深圳率先進入國務院第一批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國家試點地區(城市),數字家庭試點廣州市番禺區已從萬級向十萬級跨越,可提供50多項互動信息服務,3000余小時節目點播,初步實現了娛樂電視向信息電視、商務電視發展轉變。廣東省三網融合試點的云浮市,形成了"地方政府、廣電、電信、國家基地"四方聯手,合作共建聯動的推廣模式,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的高度肯定,在全省推廣應用。
信息化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信息產業與信息化應用相互促進的效果明顯。2010年1--11月,廣東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業銷售產值達16484.1億元,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強,已連續20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是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基地,臺式計算機產量占世界產量半數以上;彩電、激光視盤機和組合音響等家用視聽設備生產規模居世界前列,占全球總產量的兩成以上。 廣州、深圳和珠海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產值占全國的1/3以上。

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2010年,廣東省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已擁有20多個各類國家級創新研發平臺和100多個省級重點科研和產業化機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電子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居全省前列,全行業專利申請量在全省乃至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部分領域核心技術率先取得突破。全省共計制定了數字家庭相關國家標準1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8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項,制定地方標準20項,成功將廣晟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DRA)升級為國家數字電視音頻標準。

廣東領跑國內RFID物聯網關鍵技術的單位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電子五所、電子七所等國內知名院校及研發團隊。他們掌握了RFID芯片、讀寫機具、標簽制造、中間件、軟件平臺等RFID核心技術,擁有超過國內RFID一半以上發卡量的產業,形成了廣深鐵路票務系統、粵港食品藥品產業鏈監管、電子口岸等特色應用產業。中山大學研發的RFIDCPU卡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低成本、高安全優勢,填補了國內空白。

云計算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廣州正積極籌備建設超級計算項目,深圳已在建設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三大電信運營商也紛紛在廣州建立了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中國電信互聯網數據中心(IDC)"亞太信息引擎"、中國聯通國家數據中心和部署計算彈性平臺。佛山南海與全球最大的開源軟件企業紅帽公司合作,建立云計算平臺。珠海金山、深圳金蝶公司推出為企業服務的"云"產品。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據統計,截至2010年11月廣東省軟件業累計完成業務收入2410.3億元,同比增長25.1%,占全國的19.9%,居全國首位。全省軟件業實現利潤總額445.3億元,同比增長19.7%;稅金總額206.1億元,同比增長28.0%;軟件出口達到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7.1%,出口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東省軟件業務收入從100億增長到1000億用了7年,從1000億發展到2000億僅用了3年時間。

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廣東擁有23家;全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廣東擁有12家,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廣東擁有33家。產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產品結構向高端延伸,目前液晶電視占廣東省彩電的比例高達62%,軟件和新型顯示等核心產業呈高增長態勢,遠高于本省電子信息行業增長平均水平。

新興產業發展明顯加快。平板顯示、LED、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軟件和太陽能等新興戰略產業發展迅猛,成為廣東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龍頭。廣東已是全國最大的液晶電視模組生產基地,2010年產量超3000萬片;彩虹、中顯等OLED面板項目加快建設,廣東省還是國家唯一部省共建OLED產業示范基地,OLED產業基礎國內領先。LED發展迅猛,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LED下游封裝應用等產業,產值占全國一半以上,其中封裝應用產業占全國70%以上。近五年來,廣東省光伏產業年均增長率在40%以上,特別是薄膜太陽能產業國內規模最大。數字家庭產業在廣東也取得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一直在國內領先。

上一篇:2011粵澳物流合作洽談會隆重舉行 下一篇:《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國家標準審查會召開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黄在线观看| 九九综合九九 | 日韩一级视频 | 伦理午夜电影免费观看 | 成年片 | 日韩福利在线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天天澡天天狠天天天做 | 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日韩超级大片免费看国产国产播放器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 亚洲激情欧美 | av在线成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 夜夜嗨aⅴ免费视频 | 青青草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黄色影院 |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 99热这里有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久久久 | 成人精品久久 | 热久久久久 | 精品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8 有码在线 |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 午夜高清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www.亚色网.com| 在线观看视频91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毛片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不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综合久久 | 久久丁香 |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