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6-21 11:13:15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中國物流費用占GDP比重遠高于美國。2008年,美國物流費用折合人民幣約8.7萬億元,當年中國物流費用為5.5萬億元,比美國低38%,到2010年我國物流費用為7.1萬億,參考美國近年來物流費用增長情況,中國物流費用已經逐步接近美國。從物流費用占GDP比重來看,美國物流費用在GDP中的占比基本都在10%以下,2003年一度達到8.6%的低點,而我國來看,雖然該比例近年來一直處于下降通道中,到2010年該比例為17.8%,遠高于美國的水平。
運輸費用占比低。物流費用主要包括運輸費用、保管費用、管理費用,其中運輸費用占比最大,我國近年來運輸費用占比都在53%以上,2010年占比為54%。
而在美國運輸費用占比明顯高于我國達到60%以上,2008年為64%。
中國運價水平明顯低于美國。美國一級鐵路運價約在0.03-0.035美元/噸英里,折合每噸公里收入0.12-0.14元人民幣之間,目前國內的平均水平約為0.09元/噸公里,美國運價比中國高30%以上。公路運輸方面,美國公路運輸收費超過1元/噸公里,而國內一般在0.3-0.4元/噸公里之間。
經濟結構是導致物流費用高的主要原因。導致物流費用在GDP中占比明顯偏高是由于單位GDP所需的運輸需求不同,其實質原因是由經濟結構決定的。根據我們測算,中國每產出億元GDP需要1984萬噸公里的運輸量的支撐,接近美國的4倍,造成該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經濟結構造成的,中國是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而美國是以服務業為主。
從投資回報的角度看公路板塊并不暴利。公路板塊平均毛利率在58-60%,凈利潤率35-36%,在整個A股市場的確很難找到更高的板塊。但是由于行業屬于重資產行業,投資回收期比較長,從凈資產收益率的角度看,板塊凈資產收益率11%左右,低于全部A股12.7%的水平,如果從投資者回報的角度,其回報水平并不算很高。
行業負債率持續提升。近年來,公路板塊負債率持續提升,到2010年底整個公路板塊資產負債率達到47%,比05年高出10個百分點。08年金融危機以后,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部分上市公司也承擔部分任務,加大了投資力度,新路短期盈利較差也拖累公司的業績。
資金壓力凸顯,大幅下調通行費收費基礎并不存在。根據我們統計,近幾年上市公司在建公路投資總額達到846億元,2010年底公路板塊總資產2086億元,凈資產1086億元,在建公路投資總額已經達到行業總資產的41%,占行業凈資產78%,未來2-3年板塊公司面臨較大的資本支出。收費標準下降必然會影響公路上市公路現金流,并且行業整體分紅比例較高,如果下調通行費標準必然會降低還款能力。目前上市公司持有均是各地優質資產,如果考慮到高速公路整個行業來看,必然會導致大量銀行壞賬,而目前中央和地方財政又沒有財力來承擔出資人的職責。
政策及輿論壓力將持續存在。最近一個月收費公路行業指數下跌13%,僅好于信托行業,政策和輿論壓力是導致行業表現差的主要原因。由于此次專項清查活動還將持續近1年的時間,并且將會降低偏高的通行費標準、確保合法轉載車輛負擔有所下降,整體來看可能會導致部分路段以及貨車收費標準下調,行業將持續面對政策及輿論壓力。
我們重點關注的公司2011年動態市盈率已經只有11倍,已經處于歷史最低點,即使考慮到政策的不確定性,也不用過于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