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18 09:44:35 |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日前,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明確通過升級水運系統、提升鐵路運能、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綠色配送、加強貨運治理5項任務,實現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水運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方案》明確,到2020年,廣東全省水路貨物運輸量將達到11.5億噸,較2017年增長約20%;鐵路貨物發送量達到9960萬噸,較2017年增長1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約20%,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達到45萬標箱,較2017年增長150%以上。
建設“三縱三橫三線”高等級航道網
廣東將優化全省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推進《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的編制工作。鞏固和提升廣州港作為內外貿集裝箱干線港、煤炭和散糧中轉港、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深圳港作為全國外貿集裝箱干線港,以及珠海港作為煤炭中轉港和外貿進口鐵礦石接卸港的作用。到2020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6800萬標箱。
為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網絡,廣東將加快出臺《廣東省航道發展規劃(2019—2035年)》,加快落實西江、北江等航道擴能升級建設方案。到2020年,全面建成西江干流及珠江三角洲“三縱三橫三線”高等級航道網,全省高等級(三級以上)航道里程達1400公里。
力爭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
在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方面,廣東將重點推進廣州港南沙港區疏港鐵路、汕頭廣澳疏港鐵路等項目,加快構建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5個沿海主要港口的鐵路集疏運網絡。
廣東將鼓勵大宗貨物集疏港向水路和鐵路轉移。引導重點港口大宗物資運輸采用鐵路、水運等綠色高效運輸方式,對鐵水聯運船舶實施優先靠港政策,力爭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推動形成以廣州港、深圳港等主要集裝箱集散港口為中心的鐵水聯運樞紐,提升鐵水聯運比例。引導北江、西江、珠江干線沿岸大宗貨物運輸宜水則水,推進水運業務發展。
除鐵水聯運外,廣東還將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航空多式聯運。重點推進廣州、深圳等國家多式聯運樞紐,建立多式聯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成立廣東省多式聯運創新發展聯盟,積極推動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接駁機場,強化空鐵聯運、陸空聯運等。
新增物流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車
為推進城市貨運綠色發展,《方案》提出,加大新能源物流車輛推廣應用力度,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珠三角地區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郵政快遞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
在物流方面,廣東還將推動貨運組織模式創新,探索“互聯網+專線整合”“互聯網+共同配送”等新管理模式,推動互聯網、物流、金融、保險理賠等業務融合發展;支持大型貨運物流企業、快遞物流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加盟連鎖等方式,拓展服務網絡,延伸服務鏈條,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