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5 09:28:30 |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有關情況。
會上,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李剛在談及如何通過發展冷鏈物流,加快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消費雙提升時表示,商務部始終高度重視流通領域冷鏈發展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支持冷鏈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累計支持新增冷庫庫容600余萬噸,全國超過70%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有冷鏈設施。
李剛表示,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消費能力,讓農民和市民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和發展縣域商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做好這項工作,商務部將加快補齊冷鏈設施短板作為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網絡,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信息化、規?;?、集約化、組織化水平。
李剛表示,下一步,為貫徹落實好《“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商務部將在流通領域重點抓好三項工作,著力增強三種能力:
一是抓產地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商品化處理能力。在產地就近建設改造集配中心、冷庫、產地倉等設施,提高產地移動型、共享型商品化處理設施利用率,增強產地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讓好產品賣出好價格,把更多流通增值收益留在農村。
二是抓跨區域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干線冷鏈物流建設,增強流通主渠道冷鏈服務能力。發揮國家物流樞紐、農產品跨區域集散地等組織核心功能,推動大型農產品物流園區、批發市場等加快完善具備物流集散、低溫配送等功能的冷鏈設施,對接主要產銷地,創新物流干支線銜接模式,暢通農產品冷鏈物流“大動脈”。
三是抓終端零售網絡“冷環境”建設,增強冷鏈配送能力。支持升級改造連鎖超市、農貿市場、菜市場等零售網點,完善終端銷售冷鏈配套設施。引導農產品流通企業加強供應鏈建設,完善產地倉、中心倉、前置倉等冷鏈設施,線上線下相結合促進冷鏈流通。鼓勵第三方社會化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推動冷鏈云倉、共同配送、零擔物流等模式推廣應用,提高冷鏈資源綜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