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3-18 09:24:17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 整體走勢分析
春節假期剛過,2月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貨量沒有增長,總體行情呈現量價齊跌的態勢。11日,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簡稱CCFI)報收于1051.14點,較上期跌0.80%,如圖1所示;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91.33點,較上期跌1.20%。18日,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52.52點,較上周微漲0.10%;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60.47點,較上期跌2.80%。25日,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56.06點,較上期漲0.30%;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1036.51點,較上期跌2.26%。
● 主要航線分析
第二周,歐洲航線貨量下降,由于船公司對運力有所削減。所以,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還是處于一個較好的狀態,但運價略有下跌。11日,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報收于1453.65點和1474.38點,較上期跌幅1.30%和漲幅0.40%;上海出口至歐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305美元/TEU和1204美元/TEU,分別較上期跌幅0.84%和0.17%。第三周,“春節后遺癥”依舊沒有消退,歐洲航線貨量和市場運價繼續走低。18日,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報收于1452.95點和1454.54點,較上周跌幅0.05%和1.30%;上海出口至歐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246美元/TEU和1167美元/TEU,分別較上周跌幅4.52%和3.07%。第四周,歐洲航線貨量略有增加,但是運力增加更快,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在85%左右。25日,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報收于1441.24點和1447.66點,較上周跌幅0.80%和0.50%;上海出口至歐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200美元/TEU和1116美元/TEU,分別較上周跌幅3.69%和4.37%。
第二周,北美航線受到春節前貨物提前發運和春節期間企業停產的影響,貨量減少。節后,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降至80%,部分船公司下調運價以吸引貨源。11日,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報992.63點和1210.73點,分別較上期跌幅1.30%和漲幅0.90%,如圖2所示;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1900美元/FEU、3124美元/FEU,較上期跌幅1.71%和1.30%。第三周,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降至70%左右,市場運價繼續下跌。18日,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報998.52點和1188.66點,分別較上周漲幅0.60%和跌幅1.80%;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1835美元/FEU、3056美元/FEU,較上周跌幅3.42%和2.18%。第四周,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保持在70%左右,貨量止跌企穩,市場運價小幅下跌。25日,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報1002.10點和1184.06點,分別較上周漲幅0.40%和跌幅0.40%;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1783美元/FEU、3011美元/FEU,較上周跌幅2.83%和1.47%。
第二周,日本航線貨量降幅巨大,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僅為50%,市場運價較為穩定。11日,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報764.68點,較上期跌幅0.80%,如圖2所示。第三周,貨量有所回升,但難以支撐市場運價上行。18日,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報749.37點,較上周跌幅2.00%。第四周,貨量上升明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升至60%以上。25日,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報769.35點,較上周漲幅2.70%。
本月,澳洲航線處于傳統淡季,貨量需求出現大幅降低。雖然,船公司紛紛采取大規模的運力削減措施,但仍舊無法控制運價下跌的勢頭。市場運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無法得到根本改變。11日,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報978.01點,較上期跌幅1.40%;上海出口至澳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859美元/TEU,較上期跌幅1.04%。18日,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報983.50點,較上周漲幅0.60%;上海出口至澳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820美元/TEU,較上周跌幅4.54%。25日,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報979.70點,較上周跌幅0.40%;上海出口至澳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801美元/TEU,較上周跌幅2.32%。(數據來源:2011年2月上海航交所發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