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5-13 09:25:17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海關總署5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11003.2億美元,同比增長28.5%。專家表示,我國外貿形勢表現良好,貿易平衡將持續改善。盡管我國出口面臨多重壓力,但外需強勁復蘇和相對增強的出口競爭力促使我國出口保持穩健增長。
出口刷新歷史紀錄 出口競爭力相對增強
據海關統計,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999.5億美元,增長25.9%。其中,出口1556.9億美元,增長29.9%,刷新了去年12月創下的1541.2億美元的歷史紀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隆國強說,今年世界市場保持去年的復蘇勢頭,外需強勁,整體上我國出口的相對競爭力在增強。“我對出口抱著比較樂觀的判斷。”
隆國強說,金融危機前后,我國外貿發展遇到了各種波折,包括成本推進、人民幣升值壓力、外部需求萎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世界市場份額是持續提高的。“必須看到,我國和我們的出口競爭對手都面臨著原材料成本上升、匯率升值的問題,我國特有的問題是勞動力成本上漲,但是,我國基礎設施的完善、產業配套、服務業效率的提高成為我國特有的新的競爭優勢。”
在日前閉幕的第109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出口成交逾368億美元,比上屆增長5.8%,吸引了來自209個國家和地區逾20萬名采購商參會,到會采購商人數創歷史新高。
海關數據顯示,在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前4個月,我與歐盟雙邊貿易總值1700.1億美元,增長23.5%。同期,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337.1億美元,增長24.8%。我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1102.1億美元,增長26.5%。
進出口總值超萬億元 調結構勢在必行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出口達5553億美元,增長27.4%;進口達5450.2億美元,增長29.6%。
“目前我國外貿進出口已經超過了歷史最高點,在去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隆國強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認為,從2011年起,我國外貿已步入“實質性增長”階段,并進入新一輪外貿增長周期。“今年我國對外貿易實現穩定增長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但專家也指出,在我國逐漸失去低成本、價格低廉的外貿競爭優勢的背景下,我國必須調整外貿進出口結構,適度增加非生產性產品的進口、大力增加加快貿易轉型升級所需的國外先進設備、技術、人才的進口是我國優化進口結構的方向。同時,我國要加強傳統出口項目和新興產業的出口力度,提高現代服務業的跨境服務能力。
貿易順差總體下降 貿易平衡繼續改善
據海關統計,4月份我國貿易順差達114.3億美元。1月至4月累計貿易順差102.8億美元,減少32.8%。
而今年一季度,我國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為2004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的季度逆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進口增速放緩和出口增速較快是4月份我國出現百億元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前段時間,鐵礦石、大豆等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揚,這使得制造業者保有大量商品庫存的信心在減弱,進而影響了進口的增長。
在進口商品中,前4個月,我國鐵礦砂進口均價為每噸157.6美元,上漲53.9%;煤進口均價為每噸111.3美元,上漲17.3%;大豆進口均價為每噸576美元,上漲27.5%。
“但是,我國貿易平衡得到進一步改善的趨勢是不變的。”張燕生說,隨著穩出口、擴進口和減少貿易順差成為業內共識,我國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將逐漸回落,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商務部近日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預計,今年我國對外貿易將繼續平穩發展,但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在國內需求不斷增加、擴大進口政策支持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進口增長有望繼續快于出口,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分析人士普遍預計未來幾個月內進口增速仍將趕超出口,全年貿易順差有望回落至1500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