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6-17 09:36:58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2008年5月底,省委、省政府作出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促進我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并提出了3年初見成效的奮斗目標。如今,3年時間過去了,我省推進"雙轉移"工作的成效如何?帶著這一問題,南方日報組織記者深入各地采訪,組織了一組題為《"雙轉移"促進"雙提升"》的報道,全面展現我省推進"雙轉移"戰略所取得的成效,并對各地推進"雙轉移"的典型樣本進行深入剖析,今天推出首篇,敬請留意。
廣東"雙轉移"戰略正式實施已經3年,產業轉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作為"雙轉移"戰略的載體 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經濟規模快速發展壯大。來自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35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入園項目達2800個,總投資額超7000億元。園內企業2010年實現產值1953.6億元、稅收108.85億元,比上年均實現翻番,比2008年底增長6倍。目前,全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累計為欠發達地區創造產值超過4000億元,成為我省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
3年來,全省各地對產業轉移工作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工作方式方法有了較大突破和創新。在上一輪財政資金扶持PK中暫時居后的惠州市,積極查找問題、提高認識、彌補差距,2010年調整了東莞(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構成,分管副市長擔任園區管委會主任,同時注重"大轉移"與"小轉移"一起抓,本市TCL、德賽、華陽等大型企業在省產業轉移工業園設立生產基地,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清遠市與佛山市順德區加強合作,積極探索區域產業合作新模式,由英德市和順德區合作共建順德(英德)特別合作區,合作區開發建設由順德區主導,效果顯著。
根據省經信委統計,全省產業轉移工業園2010年新引進42個超過10億元的大型項目和項目組團,比2009年增加20個;園區引進項目平均投資額達2.25億元,比2009年提高0.4億元,園區項目引進質量明顯提高。產業轉移園對區域經濟帶動作用持續增強。2010年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實現工業增加值479億元,占粵東西北地區工業增加值的13.5%。15個欠發達地市中,8個地市園區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過10%,6個地市占比達到(或接近)20%。同年,這些園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3%,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3倍,絕大多數地市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速遠高于本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帶動粵東西北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出珠三角地區7.3、0.8和9.3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珠三角地區"騰籠換鳥"初見成效。珠三角地區充分利用產業轉移騰出的發展空間,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以產業轉移促進轉型升級的模式。廣州市、深圳市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創意產業,佛山市、東莞市著眼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山市加快推進專業鎮建設,珠海市先進制造業大型項目引進取得重大突破等。珠三角地區現代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占GDP的比重不斷提升。2010年,珠三角6個產業轉出市先進制造業占GDP比重較2009年提高2.2個百分點、人均GDP增速與GDP增速的差距不斷縮小。以東莞市為例,該市2010年人均GDP增速高于GDP增速4.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人均GDP增速高于GDP增速的良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