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1-17 14:47:10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減速已成學界共識,摩根士丹利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由于總消費、服務業支出及收入增加相對國內生產總值(GDP)仍會上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仍有可能維持平均8%的年增長率,比此前十年的平均增幅下降略超2個百分點。
報告表示,勞動力、資本和全要素生產率等影響中國經濟潛在增長速度,1978-2009 年間,中國成功地實現了9.8%的年均增長。未來十年,這三個要素的增長速度可能會減緩,經濟增長減速。
報告引用麥迪森教授的數據表示,日本和韓國的人均GDP 分別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達到了7000 美元,隨后兩國經濟出現拐點。拐點之后,日本和韓國的整體GDP增長均有所減緩,而通貨膨脹則出現加速。摩根士丹利分析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類似于40 年前(1969 年左右)日本經濟以及20 年前(1988 年左右)韓國經濟的拐點。但預期中國經濟增長的降幅將會小于日本和韓國。另外,未來十年平均CPI 增長將達到3.5%,遠高于此前十年1.9%的均值。而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則主要反映了勞動力市場的日益正常化。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投資和出口占GDO比重較大。報告指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將發生重大轉變:
首先,消費占GDP比重將會上升,投資占GDP的比重將會下降。預期到下個十年末,消費占GDP比重將上升5個百分點,而投資占GDP比重將下降5個百分點。平均而言,這將需要消費增長快于GDP整體增長約0.5個百分點,而投資增長則慢于GDP整體增長0.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將大致穩定在GDP的3%左右。
其次,勞動力收入占GDP的比重將會上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將會下降。未來十年的勞動力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將會有所上升。由于目前政府收入的比重已經較高(尤其與日本和韓國相比),且存在減稅空間,政府收入占比將會下降。因此,勞動力收入比重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將因為政府收入比重的溫和下降而被抵消。
最后,工業比重有所下降,服務業的比重有所上升。2020年工業占GDP比重將下降5個百分點,同時服務業的比重將相應上升。不過,工業的比重仍將維持在35%的較高水平。
另外,自2003-2004 年中國首次出現"民工荒"以來,有關人口紅利消失影響中長期中國經濟發展的討論從未停止。未來幾年人口撫養比的見底回升以及勞動人口增長速度的下降不可避免,勞動人口增長速度的驟然下降預期似乎已經成了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大幅度減速最有力的論據。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勞動人口增長速度的下降不大可能成為中國總體經濟擴張的阻力。雖然未來十年中國的勞動人口增長速度的大幅下降不可避免,但是有效勞動力供應仍將十分充裕。而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的公布將會證明中國的人口高于目前報道的數量,尤其是出生率和年輕人口,部分原因是逃避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超生人口。
報告認為,到2020 年前,中國將繼續受惠于較低的人口撫養比和充足的勞動力供應。適齡勞動力增長放緩不會阻礙中國總體經濟的擴張;未來十年,收入增長、儲蓄率的降低和消費升級都預示著中國將迎來消費的黃金時期。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