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業發展工作,運輸生產持續穩定恢復,總體運行平穩,貨運基本回到正常發展軌道,旅客運輸持續穩定恢復,港口貨運增速不斷提高,郵政電信保持高速增長。
一、基本運行情況
2020年,廣東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360.13億元,比上年下降3.4%,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
(一)全年貨運生產規模接近上年水平,四季度加快恢復。
2020年,全省完成貨運量356896萬噸,完成貨物周轉量27575.11億噸公里,同比分別下降4.8%、0.2%。分季度看,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降幅持續收窄,四季度貨運加快恢復,其中三季度比上半年分別收窄5.5個、3.4個百分點,四季度比前三季度分別收窄3.4個、3.6個百分點;分月份看,6月份貨運規?;净謴椭辽夏晖谒?,當月貨運量同比下降0.1%,除水路外,鐵路、公路、民航、管道運輸當月增速均由負轉正;貨物周轉量當月增速自7月起均保持正增長且逐月攀高,12月同比增長15.7%。
表1 2020年全省貨物運輸完成情況

從貨運方式看,公路水路恢復加快。公路全年完成貨運量231171萬噸,下降3.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平均月增速達8.5%;水路全年完成貨運量103759萬噸,下降8.3%,完成貨物周轉量24404.38億噸公里,下降0.1%,水路貨物周轉量占全部貨物周轉量的88.5%,自7月當月增速轉正后保持較快增長,12月當月增長17.3%,推動全年水路貨物周轉量基本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
航空管道保持增長。民航全年完成貨運量238萬噸,下降0.3%,完成貨物周轉量85.86億噸公里,增長3.5%。由于國內外緊急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運輸需求旺盛,順豐、龍浩等專業航空貨運公司增勢強勁,合計貨物周轉量增長72.3%,拉動整體民航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13.8個和7.4個百分點;管道運輸穩定恢復增長亮眼,全年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為13884萬噸、281.78億噸公里,增長2.9%、9.1%,其中三、四季度周轉量平均月增速分別為14.8%、14.7%。

圖1 2020 年1-12 月各運輸方式貨運量當月增速(%)
(二)客運市場規模萎縮,降幅持續收窄。
2020年,全省完成客運量87751萬人,完成旅客周轉量2616.63億人公里,同比分別下降43.7%、45.1%,降幅比前三季度分別收窄3.4個、4.7個百分點。
從客運方式看,高鐵、民航恢復較好,公路、水路恢復較慢。高鐵、民航全年分別完成客運量18932萬人、8878萬人,分別下降40.3%、36.3%,降幅小于全部客運量3.4個、7.4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分別收窄6.5個、7.5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高鐵、民航各單月客運量基本保持上年同期八成水平;受疫情影響居民出行習慣出現趨勢性轉移,中短途出行加快向私家車、網約車等個性化、分散化出行方式分流,營業性公路和水路客運恢復程度慢于整體客運,公路全年完成客運量54946萬人,下降45.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8個百分點;水路全年完成客運量1344萬人,下降50.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1個百分點。
表2 2020 年全省旅客運輸完成情況

分區域看,廣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區公路客流相對活躍,客運降幅相對較小。珠三角核心區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下降42.6%和48.5%,降幅比全部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小3.0個和0.6個百分點,其中,廣州、深圳公路客運量分別下降29.5%和19.9%,旅客周轉量下降31.3%和55.2%。茂名、清遠公路客運降幅也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客運量分別下降14.2%和24.1%,旅客周轉量分別下降11.0%和22.0%。
(三)港口貨運恢復較快,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實現扭負為正。
2020年,全省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20.22億噸,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其中沿海、內河分別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58億噸、2.64億噸,分別增長4.7%、10.4%。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占全部港口吞吐量的86.9%,上半年受疫情沖擊吞吐量創新低,下半年港口生產恢復加快,其中11月和12月增速分別達到10.4%、10.6%。從主要港口看,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36億噸,增長5.0%;深圳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65億噸,增長2.8%,廣州港、深圳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在全國分別居于第4位、第16位。

圖2 港口貨物吞吐量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月增速(%)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全年實現扭負為正,單月增速逐漸攀升。2020年全省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6728.95萬TEU,增長0.3%,從6月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9月和10月增速分別達到10.0%、10.9%。深圳港、廣州港分別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54.79萬TEU和2350.53萬TEU,在全國分別居于第3位、第4位。
(四)郵政行業總量占全國1/4,快遞業務區域結構持續優化。
2020年,全省完成郵政業務總量5807.81億元(2010年不變價,下同),同比增長31.9%。完成快遞業務量220.82億件,快遞業務收入2182.50億元,分別增長31.4%、18.1%。廣東郵政業務總量、郵政業務收入、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27.6%、21.8%和26.5%。
快遞業務不斷向沿海經濟帶拓展。2020年,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快遞業務量占全省比重分別為79.0%、19.5%、0.6%,與上年相比,珠三角核心區比重回落4.1個百分點,沿海經濟帶快遞業務比重提高4.1個百分點。
境外快遞業務增長較快。隨著順豐等快遞公司不斷增加貨機運力拓展國際航線,全年完成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10.6億件,增長33.0%,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4.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完成快遞業務收入469.24億元,增長41.8%。
傳統郵政服務中,包裹完成情況較好,全年包裹完成業務量195.5萬元,增長25.2%,增幅比上年提高19.9個百分點。函件、訂銷報刊、紀特郵票、匯兌分別完成業務量22839.6萬元、71120.1萬元、4227.6萬元、21.0萬筆,分別下降49.9%、1.8%、36.6%、51.8%。
(五)電信業務規模占全國1/10,4G用戶和移動互聯網流量保持增長。
2020年,全省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5023.80億元(2015年不變價,下同)、完成電信業務收入1724.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7%、3.1%,占全國電信業務總量和電信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1.0%、12.8%,分別是第二位江蘇省的1.6倍和1.7倍。
從用戶發展情況看,4G移動電話用戶數保持增長。2020年全省移動電話用戶數1.55億戶,其中4G用戶數1.37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88.3%,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從移動互聯網發展情況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趨飽和,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保持增長,2020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數1.43億戶,增長0.4%,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184.06億G,增長33.4%。
二、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疫情期間航空貨運需求增加,但貨運運力不足。
全省航空貨運大部分都是依靠客機機腹運輸,航空貨運量占全省貨運量的比重僅為0.1%。疫情期間客運受到巨大沖擊航班縮減,航空貨運運力出現失衡,順豐、龍浩等專業航空貨運公司增勢強勁,南航和東海航空客改貨有一定成效,貨運降幅較小,但深航、珠航、汕航、九元航空因航班縮減,貨運降幅較大。
(二)鐵路貨運受非疫情因素影響需求旺季增長乏力。
冬季是用電需求傳統旺季,但鐵路貨運四季度受電力、進口政策等多種非疫情因素影響降幅擴大,煤炭、金屬礦石、礦建和非金屬礦發車減少,12月鐵路貨運量同比降幅達17.3%,全年鐵路貨運量降幅比前三季度擴大2.8個百分點。
(三)快遞行業量收差距擴大,收入增長面臨更多挑戰。
2020年快遞業務總量增速同比微弱放緩,快遞業務收入增速同比大幅放緩12.8個百分點,量收差距為2016年來最大,呈現量升價緩的發展態勢,其主要原因一是境內收入增長緩慢,2020年全省境內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4%,增幅同比大幅下滑;二是海外市場雖然增勢較好但開拓不足份額較小,2020年全省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收入大幅增長41.8%,但占比僅為4.8%,境內業務量比重達95.2%。

圖3 2015-2020 年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收入年增速(%)
三、2021年運行趨勢預判
2021年是加快構建交通強國和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省運輸郵電發展面臨加快發展的有利因素,也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
從經濟基本面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經濟增長將會恢復到正常軌道,運輸郵電需求將持續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優化升級,供給側結構改革將持續推動客運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從體制機制看,廣東交通建設強國試點方案近期獲批,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也即將印發實施,這些頂層設計都為全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交通運輸行業發展也面臨許多不利因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仍沒有見頂止步的跡象,廣東作為外貿大省和人口流動大省,運輸郵政行業“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較大。預計2021年貨運、港口生產將穩步增長,客運市場持續恢復,郵政電信仍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