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9 10:39:08 | 來源:
2024年1-2月份,物流需求在波動中恢復,市場規模整體保持擴張,供給能力韌性增長。但微觀主體仍面臨訂單需求偏弱、經營成本上漲、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近期的中央財經委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物流重要性,多次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物流高質量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物流需求延續恢復態勢,轉型升級中的優勢領域增勢向好
1-2月份,我國社會物流總額55.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從增速來看,1-2月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加快3.0和0.7個百分點,顯示當前物流運行整體延續企穩回升態勢,物流需求規模穩步擴張。但也要看到,上年同期基期水平相對較低,社會物流總額整體仍處在逐步恢復之中。從結構看,工業品物流呈現穩步復蘇態勢,進口國際物流和單位與居民消費物流延續較快增長,再生資源物流保持基本平穩。當前物流需求呈現一些新亮點:
一是工業品物流需求回升基礎穩固。1-2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3%,仍保持平穩恢復態勢。從工業生產看,在出口回升等因素帶動下,超過6成工業品產量實現增長,為物流需求整體平穩較快恢復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新業態帶動民生消費物流需求增速加快回升。1-2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4.0%。其中,隨著即時配送、直播電商以及打卡出行等新型模式不斷推進,冰雪裝備,生鮮特產,戶外娛樂,國潮品牌等領域成為民生消費熱點,推動線上電商物流需求加速回升。1-2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6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超過230億件,同比增長28.5%,比上年全年加快9.1個百分點。
三是擴產需求帶動進口物流規模保持較快擴張。1-2月份,進口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7%,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在生產恢復。帶動下,大宗商品進口物流量備貨需求有所增強,多數品類進口物流量同比增長。其中,鐵礦砂及其精礦、原油、煤及褐煤的進口物流量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 8.1%、5.1%、22.9%。農產品方面,糧食、干鮮瓜果及堅果累計同比增長7.7%和18.9%。
四是轉型升級中的優勢領域物流需求增勢向好。在出口回升等因素帶動下,1-2月優勢產業、新動能延續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穩中有增走勢,其中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集成電路等智能化領域物流需求增長超過20%;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綠色低碳領域物流需求增速超過25%;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等低空物流需求增長超過18%,顯示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行業物流需求發展持續向好。
二、節后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物流供需基本適配
1-2月份,物流業總收入1.8萬億元,同比增長5.6%,雖然增速同比略有放緩,但我國物流市場規模依然較為龐大,物流業總收入仍在今年開局實現韌性增長。各細分領域轉型升級、結構分化態勢有所加快。具體來看,物流行業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物流供給整體保持韌性增長。1-2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中的業務量指數、設備利用率指數均值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顯示雖然受到淡季及天氣等因素影響,物流服務韌性、質量整體仍有所提升。特別是物流服務結構進一步豐富和優化,鐵路運輸、郵政快遞等領域均保持擴區間,在提升了物流效率同時有力支撐了能源原材料保供、民生消費物流穩定暢通。
二是新業態物流保障作用增強。1-2月份,航空物流、電商物流等新業態發展態勢良好。航空物流“淡季不淡”,高效物流服務實現快速增長。2月份,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20.8%。特別是在跨境物流等因素帶動下,國際貨運規模同比增長21.3%。電商物流運行穩中向好,農村物流保障能力增強。1-2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平均值112.1點,升至近年來的最高水平。電商物流適應市場能力不斷加強,庫存周轉率指數、人員指數、實載率指數均升至近年來較高水平,春節期間供給服務能力、質量仍維持良好水平。其中,農村電商業務量指數1-2月份平均為126.7點,均值為近5年最高,隨著農村消費、農產品電商物流持續升溫,農村物流保障能力也在同步增強。
三是產業鏈倉儲物流周轉減緩。1-2月份,倉儲物流周轉效率穩中趨緩,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為47%。受到國際航運運行效率趨緩及國際貿易不穩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中間品等生產領域備貨意愿增強,平均庫存保持小幅增長,產業鏈循環仍處于穩步恢復期。
四是物流服務價格緩中趨穩。1-2月份,物流供需在波動中恢復調整,適配性增強,部分領域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現改善跡象,價格水平整體緩中趨穩。國際水運方面,受到國際部分區域供需趨緊等因素影響,集裝箱運價回升明顯。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440.74點,較上月上漲20.9%;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指數平均值為2164.65點,較上月上漲1.6%。沿海散貨方面,煤炭等主要貨類需求偏弱,價格指數承壓下行,2月份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961.66點,較上月下跌7.4%,但回落幅度有所收窄。
五是物流微觀主體經營壓力暫無明顯緩解。前兩個月調研顯示,當前物流企業反映行業競爭激烈、訂單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問題依然突出。重點調查數據顯示,1-2月份,重點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7%。物流業景氣指數、倉儲指數中的業務利潤指數均在50%以下的較低水平,行業內企業盈利壓力仍然較大。
綜合來看,今年前兩個月物流運行開局起步平穩,供需適配性增強,物流供給質量不斷改善。但國際供應鏈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疊加國內春節假期影響,產業鏈物流規模水平、循環效率尚待進一步恢復。從后期走勢看,2月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4.8%,環比回升3.3個百分點,顯示物流企業對后市信心有所增強,加之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物流重要性,多次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強調調結構、促改革,這對有助于更好地激發物流市場主體活力,供應鏈一體化物流、多式聯運、智慧智能物流等創新服務模式將迎來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