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發布和實施已經近六年了。目前,達到A級企業標準的已經超過一千家,并以每年400多家的規模增長。覆蓋的行業既有交通運輸、倉儲、貨貸、快遞等企業,也覆蓋了越來越多的產業物流領域,如制造業、商貿業、農業、軍工、文化出版業等,此外還有新興的供應鏈公司、物流園區等。目前國內著名的物流企業多數已經成為A級企業,代表我國最高水平的5A級物流企業已經達到76家,一些著名的國外物流企業也開始參加到此項評估活動中來。
實踐證明,此項標準在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在成為社會各界了解和評判一個物流企業的重要依據,是我國在物流業中實現行業自律的一個成功的創新。
所謂成功,是指A級物流企業的品牌開始形成了實際的價值,這些價值反過來進一步吸引物流企業參與貫標、達標、評估工作,這樣的良性循環正在引導物流企業走向現代化、集約化、規范化。具體反映在三個方面。
一是評估工作獲得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特別是《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以后,各級政府加大了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其中有關物流企業的政策多數以A級物流企業為主體,各地把A級物流企業列為重點,給與優惠或扶植政策,甚至直接指定物流企業達標的規劃。
二是越來越成熟的達標評估流程開始形成了服務價值,受到參評企業的歡迎。大部分物流企業很少有機會接受業內有經驗的專家和企業家的評估和咨詢服務,每一次達標評估過程便成了企業總結提高的機會。許多企業反映,他們更加看重評估的過程,說明了達標評估流程產生了咨詢服務的價值。
三是A級物流企業的商業品牌價值開始形成,這是此項工作能夠進入良性循環的根本原因。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參加評估是客戶要求的,如果不是A級物流企業就難以拿到訂單。在許多物流服務的招投標會上,A級企業可以加分,或有優先權。總之市場承認了A級企業的品牌,標志著商業價值的形成,使達標的企業可以得到優先發展的環境,這就把行業自律與行業發展統一起來了。
"十二五"時期,我國物流業發展仍將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也需要有一些新的發展。這是因為國民經濟進入了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新階段。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代表進入十大振興規劃,其使命就是要為制造業、商貿業、農業等傳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做出貢獻。因此在未來的物流發展中,更要鼓勵物流服務深入到各行各業中去,同時也要鼓勵各行各業重視物流的改造和優化。
首先,物流企業的分類要逐步適應新的發展需要。現行國家標準把物流企業劃分為倉儲、運輸、綜合服務三種類型,是符合中國當前的實際情況的,在引導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通過整合,提供一體化服務,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未來物流和其他產業的快速發展,現行標準有些地方會不適應,例如:現有標準對于專業類物流企業的對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物流業務的延伸和創新沒有很好的界定,不同專業類物流企業之間可比性差。
其次,對物流業務的界定也遇到實踐中的延伸和創新的挑戰。許多企業在物流向專業化進軍過程中,業務的延伸和整合成為必然,表現在收入上已經突破了物流作業服務收入,還應包括代理采購,倉單質押、金融服務等其他增值服務,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的趨勢在加快。
如何考核專業物流的發展?專業物流的業績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而不應單純地從物流規模或物流收入來考核,更應把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作為重要依據。這些問題的解決還要經過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研究。
總的來看,A級物流企業的評估工作剛剛奠定了一個基礎,未來的發展任重道遠,只要堅持創新的精神,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