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5-11 15:14:11 | 來源:admin
華南農業大學是廣東省和農業部" 九五 "、"十五"共建"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已有102年的辦學歷史。校園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譽的廣州市,占地8250多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33.2萬m^2,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讀書求學的好地方。
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于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校名。1984年,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2000年國家深化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學校由農業部劃歸廣東省主管。2004 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學校現任黨委書記為李大勝教授,校長為陳曉陽教授。
華南農業大學在百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鮮明的辦學特色和"修德、博學、求實、創新" 的優良校風,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繼續教育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有88個本科專業,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11個自主設置專業),10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含12個自主設置專業);共有5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型和1種博士專業學位類型。有 5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農業部重點學科,3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14 個廣東省二級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
學校設有22個學院(部)。現有教職工2900多人,教授、副教授900多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09人碩士生導師715人。 有全日制在校生4萬余人,其中本科生3.6萬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來自35個國家的留學生85人。2010年我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3.54%,研究生就業率為95.08% 。建國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高等農業教育各類學生10多萬人,其中一大批校友已成為專家學者、領導干部和農業科技骨干。
學校擁有開展教學和科學研究的良好條件。現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0多個教學科研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8個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廣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基地,2個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精品課程19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廣東省特色專業10個,廣東省名牌專業9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分中心(廣州)、農業部畜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農業部轉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廣東省低碳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木材及木制品檢驗站均設在學校。
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本科教學管理實行學分制、雙學位、主輔修專業制,注重加強基礎,優化結構,重視全面素質,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廣、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學校將充分發揮地處改革開放前沿、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積極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廣東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按照"適度規模、提高質量、節約增效、創新制度、和諧發展"的方針,努力將華南農業大學建設成為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農、工、文、理、經、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并向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