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冷庫總容量在現有880萬噸的基礎上將增加1000萬噸,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類等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和性能的一項系統工程。我國是世界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大國,目前蔬菜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9%、水果和肉類產量占46%、禽蛋和水產品產量占35%。近年來,我國生鮮農產品產量快速增加,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規模大。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冷鏈流通率已達到85%以上。換而言之,僅僅現有物流設施改造就包含很大的投資需求。2013年以來,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增長率20%左右,尤其是7、8月份以來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2%,呈現加快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