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4-26 14:39:17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目前國內的流通行業缺乏標準,流通效率低于發達國家,未來中國零售業要考慮的就是通過供應鏈和IT系統的建設,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近日,物美集團總裁張斌談及我國零售業未來發展方向時如是說。
針對目前制約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物流瓶頸,3月底商務部等三部委發布的《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 "《專項規劃》")提出了未來5年內,我國商貿物流的"發展目標"。
該如何理解《專項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正確理解"發展目標"對促進我國商貿物流業升級發展有何重要意義?"發展目標"與《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又有何內在聯系?
振奮人心
"雖然目前常客隆有近千家門店,但是在商貿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進則退。通過擴大網點的規模和區域分布提高市場競爭力是每一個商貿連鎖企業的必然選擇。這也要求我們發展現代物流,通過強大的物流配送平臺,支撐常客隆"走出常熟,走向全國"。"江蘇新合作??吐∵B鎖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吐?quot;)物流中心陸經理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目標"必將成為??吐∥锪靼l展的"燈塔"。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未來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商貿物流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領域。《專項規劃》提出的具體的、量化的"發展目標",必將有力推動包括常客隆在內的國內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進而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出貢獻。
陸經理之所以如此重視《專項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與商貿流通企業自身物流特點不無關系。相對于制造業以同一產品的大批量配送的物流方式,商貿零售業的配送量和商品周轉量不大,但對配送頻率和配送效率要求更高。特別是一些小型門店(如農家店)幾乎需要天天補貨。
在陸經理看來,零售連鎖企業物流配送的另一個難點在于商品種類繁雜,大到家用電器,小到牙刷、文具。以常客隆為例,商品種類就在2萬種以上。這要求零售連鎖企業物流服務不但要具備較高的信息化、自動化水平,還要求物流配送的快速、準確。2010年動工的常客隆新物流配送中心,就是按照上述標準興建的,目標就是提升??吐〉奈锪髋渌捅U夏芰?。
事實上,物流已經成為以連鎖零售行業為代表的商貿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連鎖零售企業發展壯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具備"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商品管理"的能力。"三統一"更需要高效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的支撐。
我國連鎖零售行業,在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都在積極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物流體系。截止到目前,大型連鎖企業都在不同程度地發展自己的物流,把物流作為企業核心的業務。它們深諳物流是連鎖零售業的支撐點,只有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才能保障連鎖零售行業健康發展。"《專項規劃》中提出的商貿物流發展的目標,肯定會促進商貿物流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要求下,包括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組織都會制定相應的、具體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方法。
這些政策、方法必定推動商貿企業的迅速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對連鎖零售企業來說肯定是利好的。"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副總經理高京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如果說高京生是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來理解"發展目標"的,那么深圳市現代供應鏈管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閆振坤,則是站在整個商貿物流業發展的層面,解讀"發展目標"的重要意義。
閆振坤認為,《專項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從物流網絡布局、系統銜接、市場主體培育等多個方面對我國商貿物流的發展做出了統一部署。當前,很多地方發展商貿物流的意識不強,層次規模、結構水平也難以適應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到2015年,如果《專項規劃》的目標能夠實現,我國商貿流通領域的物流系統化運作效率將會顯著提高,物流成本也會有大幅度地減少,這無疑對加快促進我國商貿物流業的升級發展,加快經濟方式轉型發揮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
殊途同歸
《專項規劃》是引導和推動我國商貿物流發展的第一個專項規劃,其實支持商貿物流發展的政策早已有之。如2009年3月發布的《規劃》中關于發展商貿物流和與之相關的表述,如"完善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工程"列為九大重點工程之一等。
作為《規劃》的配套規劃之一的《專項規劃》,其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前者支持商貿物流發展的進一步深化和延伸,并進一步闡述了在未來5年內商貿物流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了商貿物流市場各個主體的具體任務和量化指標。兩者在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方向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這種一致性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有所體現。閆振坤認為,《專項規劃》是貫徹"十二五"期間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具體舉措。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必將對促進和擴大內需產生積極作用,這與"十二五"規劃綱要的主線是高度契合的。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而要開拓國內市場,就必須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提高商貿物流的現代化程度。這對啟動最終消費,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來,我國內需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5萬億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36萬億元,進出口貿易額近3萬億元。隨著我國擴大內需長效機制的確定,將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國內市場總體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分別達到30萬億元和76萬億元。這將導致商貿物流需求的大幅攀升。
但是我國卻存在城市商貿業布局不合理、農村流通設施不發達、服務產品和種類不對路等問題,"十二五"期間必須補齊這些服務業發展中的"短板"。商務部的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城市服務業存在布局不合理和網點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大型商業設施過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商業區,而社區尤其是新建社區的便民商業網點則嚴重不足。
在這方面,"十二五"規劃綱要與《專項規劃》的"發展目標"是相吻合的。"十二五"規劃綱強調"鼓勵和支持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向農村延伸,完善農村服務網點,支持大型超市與農村合作組織對接,改造升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這與《專項規劃》提出的"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與商貿服務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效暢通、協調配套、綠色環保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較好地滿足城市供應、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貿易等物流需求"的目標,如出一轍。
不僅僅在擴大內需方面,有專家指出,"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推進農業現代化"、"完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等一系列戰略布局,都必須借助甚至依賴現代商貿物流服務體系來實現。
有待細化
《專項規劃》提出的具體的"發展目標",對于商貿企業物流業務的發展和更有效地利用社會物流降低運營成本,絕對是一個利好的政策。但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大多數受訪者在肯定《專項規劃》出臺的重要性的同時都期望,各級政府和各專業機構能夠針對"發展目標"提出更加翔實的實施方案,來保障"發展目標"實現。
根據商品特性,物流配送方式有其各自的結構需求。對此,"發展目標"提出了"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運輸率分別提高到20%、30%、36%"的要求。大部分商品只需在常溫條件下運輸。但是常溫運輸解決不了快速消費品的配送需求。如水果、肉類、水產品,一定要進行冷鏈運輸。因此,實現冷鏈物流,可以解決生鮮品的長途販運和季節性采摘、收購、儲存的瓶頸,使這些商品的需求實現季節平衡、地域平衡。
但是在高京生看來,"發展目標"對常溫、生鮮和加工商品的運輸、配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沒有涉及中溫層(-2℃~10℃)加工商品的物流配送。
高京生解釋說,中溫層商品主要包括主食廚房類的商品 (如不久前被媒體曝光的染色饅頭)和一些日配品。這也是商貿物流配送的一個重要類型。這不僅是事關商貿企業的物流配送,還涉及到加工生產和物流關系,也關系到食品安全。國家或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性文件應該對中溫層物流配送建設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而不是把它簡單地融入常溫或者低溫的配送之列。
此外,對于"到2015年立體倉庫的總面積占倉庫總面積的40%"的發展目標,也有人提出質疑。德利得物流運營總監惲綿認為,在實操層面,立體倉庫的能耗偏高、流轉率偏低,所以目前國內立體倉庫總面積不足倉庫總面積的10%。此次規劃對未來5年提出如此高的目標,會否被多數企業接受?畢竟企業以盈利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