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4-27 09:44:22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十二五"期間,江蘇的能源發展將在增加能源供給,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科技和體制創新,提高能源效率,努力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體系等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4月18日,江蘇省能源工作會議在省會南京召開,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毛偉明對江蘇"十二五"能源發展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作出了詳細闡釋,"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是我省"十二五"期間能源工作的第一要務。"
努力降低煤炭比重
"十二五"期間,江蘇省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有四個:
在總量目標上,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控制在3.41億噸標準煤左右。
在結構目標上,將努力降低煤炭比重。到2015年,全省非煤比重要達到30%以上,其中,天然氣占比10%,核能達到1.4%,風能達到1.3%。
在能效目標上,降低GDP能源強度,在2010年基礎上力爭五年下降18%,達到0.6噸標準煤/萬元,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在節能環保目標上,2015年供電煤耗下降到317克/千瓦時。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量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指標,碳排放強度力爭比2010年下降19%。
毛偉明表示,雖然提高能源消費中的非煤比重是大勢所趨,但煤炭仍將是江蘇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一次能源"。
預計2015年,江蘇煤炭需求將達到3.05億噸,為此江蘇將通過"穩內拓外"的戰略,加強與產煤大省如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等地的合作,新建4個省外生產基地,力爭煤炭企業2015年產煤9000萬噸,其中江蘇省內自產2370萬噸,省外產6639萬噸。
同時,江蘇將提升煤炭中轉儲備能力,在沿海、沿江和沿大運河地區規劃建設濱海、大豐、靖江、太倉、徐州、鎮江6個煤炭中轉儲備基地,形成1.6億噸以上中轉儲備能力。
非化石能源是重中之重
發展非化石能源,將是江蘇省"十二五"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
據毛偉明介紹,由于條件資源所限,江蘇在水電發展上尚是空白,"十二五"期間,首先將大力發展風電。11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合計220萬千瓦,爭取今明兩年全部開工建設。到2015年,江蘇全省風電裝機將達到580萬千瓦。
他特別強調說,我國某些地區出現的風電由于無法輸送并網而陷于癱瘓的現象,在江蘇不會出現。因為江蘇電網公司的技術水平領先全國,智能電網發展迅速,加之裝機容量居全國之最,輸送并網已經不是難題。
同時,江蘇省太陽能發展也將穩步推進。毛偉明坦承,江蘇光伏發電雖然起步早、政策扶持力度大,但其發展仍面臨投資成本、電價、電網接入等一系列矛盾,特別是由于國際光伏市場轉好,導致組件廠家將重點重新放在出口產品上,原定國內光伏電站的投資計劃受到影響。"十二五"期間,江蘇省將進一步啟動太陽能發電市場,繼續建設一批光伏示范園區。到2015年,江蘇將建成光伏并網發電裝機容量80萬千瓦,同時繼續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到2015年,江蘇省太陽能熱利用面積要達到8000萬平方。
核電是結構調整必走之路
雖然日本福島核危機事件被廣為關注,但這并不影響江蘇發展核電的腳步。毛偉明表示,在國家提出的"安全、高效"原則下,發展核電也是江蘇結構調整的必走之路。
據悉,"十一五"期間,江蘇的核能利用已實現突破。田灣核電1、2號機組建成投產,運行穩定,多項指標在同行業評估中處于領先,已累計發電562.8億千瓦時。
目前田灣核電3~6號機組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均已領到國家"路條"。其中5、6號機組已上報國家等待核準,3、4號機組與俄羅斯的總合同已經簽訂。"十二五"期間,江蘇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爭取3~6號機組全面開工建設,預計新開工核電規模將達400萬千瓦。
根據江蘇核電公司的規劃,田灣核電站將在2020年前建成8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發電能力超過8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600億千萬時。
國內相關專家表示,田灣核電站1、2號機組以每年50噸核燃料代替同等規模燃煤電廠600萬噸煤炭,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600萬噸、二氧化硫3400噸、氮氧化物800噸,減少灰渣40萬噸,對周圍環境產生的輻射劑量遠遠低于同等規模的火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