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8-19 11:06:53 | 來源: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一.上半年交通運輸運行情況及特點
一季度交通運輸行業運行延續上年四季度以來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二季度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運輸及物流業增速有所回落。交通運輸業在"控通脹、穩增長、調結構"的大背景下,行業內部的調結構、促改革也在逐步推進。
從已公布的行業運行數據看,上半年全行業客貨運輸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鐵路客貨運輸增速較快,鐵路客運量增速高于往年;民航業在去年高速增長的態勢下繼續保持增速,但三大運輸指標總體增速趨緩,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局勢動蕩以及全球自然災害等影響,國際貨郵運輸量下降較大;航運業低位運行,國內沿海運輸市場保持增長,規模以上港口吞吐量較快增長;公路客貨運輸平穩增長。
上半年我國交通運輸業運行情況呈現以下特點:
1.交通運輸及物流業整體運行呈現出"前高后平"的特點。行業總體表現與宏觀經濟基本保持一致。一季度各項數據同、還比增速均較快,二季度隨國家"控通脹、穩增長、調結構"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經濟增速適度回落,交通運輸行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但增幅逐漸收窄。
2、交通運輸行業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繼續完善。一季度針對快遞業"爆倉",二季度針對公路"三亂"和物流瓶頸,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并積極推動具體落實。6月份國務院關于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國八條"和五部委《關于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對從制度層面逐步解決長期制約運輸和物流服務企業發展的一些問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規范運輸和物流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3、通脹預期、油價上漲、"用工荒"三重壓力下,運輸及物流企業原本十分微薄的利潤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且油價上漲、成本上升已進入上升通道,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用工荒"逐漸蔓延。因此降低運輸生產及物流經營成本、規范市場環境,越來越成為企業和政府共同關注和迫切需要改進的問題。
4、隨著京滬高鐵等客運專線的開通運營,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從"數量滿足型"向"結構優化型"的轉變已初見端倪。高鐵、城際客運專線不但推動鐵路客貨運輸快速增長,而且促使既有的運輸市場結構產生變化,各種運輸方式新的調整和平衡勢在必行。
二.各種運輸方式運行情況
(一)鐵路
上半年鐵路客貨運量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生產運行情況良好。相比客運量上年同比增速的"前高后低",貨運量比同比增速顯得更為平穩。
上半年鐵路客貨運量同比增幅(%)
上半年鐵路旅客發送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2.2%。旅客周轉量比上年同期增長9.4%。上半年貨物發送量(不含行包)比上年同期增長8.0%。行包發送量比上年同期增長4.0%。
主要品類運輸情況。上半年煤炭運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0.1%;石油運量比上年同期下降0.9%;糧食運量比上年同期下降6.5%;化肥及農藥運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4%。
(2)鐵路運輸形勢分析
客運。客運量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鐵路客運量同比增長12.2%,增長速度比往年高很多。但鐵路客流主要增長時間段為2月春運期間以及4月"清明"、5月"五一"、6月端午等節假日時段。由于運力不足和運輸需求不平衡,春運等高峰時段買票難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下半年隨著京滬高鐵的開通,鐵路客流量將有望在暑運出現進一步增長。
貨運。貨運量繼續快速增長,上半年鐵路貨運增長速度達到8%,但鐵路貨運量增長主要依靠煤炭的局面愈發突出,上半年煤炭運量完成同比增長10.1%,比貨運平均增速高2個百分點。因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上半年局部地區出現用電緊張,使電煤運輸更加緊張。另一方面,由于用電限制,部分企業因電停產、限產,對鐵路貨運市場也產生一定的影響。預計下半年隨著京滬線貨運能力的部分釋放,全年鐵路貨運量仍將增長。
(二)民航
上半年民航業在去年高速增長的態勢下繼續保持增速,但全行業三大運輸指標總體增速趨緩,特別是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局勢動蕩以及全球自然災害等影響,國際貨郵運輸增速大幅回落。1-5月份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及貨郵運輸量,同比分別增長8.4%、10.8%和0.8%,增幅較上年同期分別回落22.9、5.7和40.0個百分點。
從民航客貨運輸市場看,旅客運輸量相對平穩,貨郵運輸量增速顯著放緩。由于國內經濟及旅游經濟發展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旅客運輸量亦保持了比較平穩的增長態勢,在經過2、3月份的較低增長之后(因基數因素),4、5月份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1-5月份旅客運輸量累計同比增速達到10.8%;貨郵運輸量受上年基數較高及進出口貿易增速放緩等影響,除1月份同比增速達到10%外,2-5月份均為低增長或負增長,1-5月累計同比增速不到1%。
上半年民航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同比增幅(單位:%)
從國內國際市場看,國內運量增長平穩,國際運量顯著下滑。國內經濟形勢繼續向好,但國際經濟仍然復蘇緩慢充滿變數。受此影響,1-5月份國內航線三大指標累計同比增速均好于國際航線。國內航線三大運輸指標同比分別增長10%、11%、2.1%。
國際航線三項指標同比分別增長5.3%、8.4%、-1.9%。其中5月份國際航線受上年高基數影響,各項指標同比增速均創新低,運輸總周轉量同比降低7.9%,貨郵運輸量同比降低16%,3、4、5月份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速均低于3%。
上半年民航國際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及貨郵運輸量同比增幅(單位:%)
從去年5月份開始,國際航線三大指標同比增速幾乎一路走低,而國內航線相對平緩,到今年2、3月份,國際航線三大指標同比增速均開始低于國內航線。相比國際國內航線,港澳臺航線增長勢頭較好,尤其旅客運輸增長表現突出,1-5月同比增速達到17%。上半年,運力引進速度放緩,維持客座率和載運率小幅提升。
預計下半年宏觀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依然不明朗,將繼續影響民航運量的整體增速。
(三)航運和港口
上半年航運業總體低位運行。干散貨航運呈現震蕩回落態勢,國際集裝箱航運市場復蘇低于預期,原油航運市場受油價影響低位波動。國內沿海運輸市場保持平穩增長,規模以上港口吞吐量較快增長。
(1)干散貨運輸
1-6月份BDI平均值1372點,同比下跌56.7%。1-5月份鐵礦石進口量累計同比增長8%,而港口庫存不斷增加。下半年在需求減弱和去庫存的雙重壓力下,我國鐵礦石進口繼續放緩。6月底以來進口煤炭價格低于國內煤,國內電廠和貿易商正在增加煤炭進口。未來干散貨市場可能仍呈震蕩調整走勢。
(2)集裝箱運輸
受高油價、日本地震、歐債危機、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以及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集裝箱運輸市場復蘇情況低于預期。二季度集裝箱貨量開始逐步回暖,但下半年集裝箱運輸市場旺季趨勢仍不明顯。1-6月份CCFI平均為1024.87,較上年同期平均下跌7.84%,呈震蕩調整。
(3)國際油輪運輸
國際原油運輸市場繼續低位波動,成品油輪運輸市場也表現低迷。6月底受歐債危機和國際能源署釋放原油儲備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際油輪運輸市場。由于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能源消費受到相當大影響,同時運力增長較快,能源運輸市場短期難改疲軟的狀況。
(4)沿海運輸及港口
上半年沿海運輸保持平穩增長。局部地區出現電煤緊張和國際煤價上漲,推動了沿海散貨運輸的增長。下半年隨著經濟增速回落和國際煤價的下滑,影響沿海運輸的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加。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生產經營情況穩定,主要指標同比均實現較快增長。貨物吞吐量增幅較大,同比增長14%,沿海港口同比增長13.3%,內河港口同比增長15.6%;外貿吞吐量穩步增長,同比增長8.2%,沿海港口同比增長8.0%;內河港口同比增長9.9%;國際集裝箱吞吐量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3.0%,沿海港口同比增長12.5%,內河港口同比增長18.3%。
(四)公路
上半年公路貨運保持平穩增長。下半年受可能下調公路收費和成品油關稅推動,公路貨運穩中有升。
根據對典型公路客運企業的調研,公路客流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公路客運企業在油價上漲,各項支出增加的影響下,盈利能力不斷降低。同時因高鐵和城際客運專線開通對客源分流的影響,公路客運市場受到明顯沖擊。
三.典型物流企業調研情況
根據對某物流企業調研,該企業2011年上半年物流服務收入持續增長,累計同比增長21.44%,但因各項經營成本大幅度上漲,企業效益并不明顯。上半年該公司業務表明,國內消費品市場旺季特點明顯,已經恢復到正常的商業波動周期。
四.下半年交通運輸及物流業運行態勢預測
1.預計全行業繼續保持二季度以來的平穩走勢。上半年采取的一系列"控通脹"的措施,其政策效果將在下半年逐漸顯現。歐債危機的蔓延將可能影響進出口運輸。交通運輸業隨宏觀經濟增速的適度回落,將保持穩定增長,增幅繼續收窄。
2、促進運輸及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將被期待有重要進展。隨著6月份以來國務院、五部委出臺相關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對企業最為關心的"費"、"稅"等問題的逐步解決,運輸及物流企業發展的市場軟環境有望得到改善,對于"控通脹"目標的實現也有積極意義。
3、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將繼續推動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微觀層面的企業經營狀況將出現明顯分化,行業內企業的退出和兼并重組將不可避免,運輸及物流業的"調結構"步伐加快。
4、高鐵、城際客運專線陸續開通運營,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競爭將趨激烈。2011年作為高鐵"四縱四橫"建設承前啟后的重要時間節點,民航、公路等客貨運輸企業必將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如何在綜合交通運輸政策指引下,進行交通運輸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不同運輸方式的適度競爭、均衡發展,將是關注的重點。同時,高鐵系統的高度集成性,增加了調度指揮、組織運營、系統維護的復雜性,如何保障高鐵安全高效運行成為有關部門亟需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