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14:42:23 | 來源: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據省委常委會議關于“管行業必須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壓實企業和工業園區(省產業園、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以下簡稱工業園區)的主體責任,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織密織牢企業和工業園區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壓實企業和工業園區主體責任
1 .落實好企業主體責任,成立以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為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的防控工作專班,“一企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從企業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職工的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細化全環節、全流程疫情防控臺賬,落實工業企業疫情防控網格化、信息化、班組化管理。
2 .落實好工業園區管理機構主體責任,成立以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人為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的防控工作專班,“一園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轄區內網格化管理小組,落實轄區內企業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
3 .工業園區內的農貿市場、商超、餐飲、住宿、教育、醫療等場所,要按照相關行業管理要求實施場所分類管理,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4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和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和必需生產生活物資的儲備,確保能夠及時科學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二、強化員工管理和健康監測
5 .完善員工分類登記造冊管理,對在職員工要做好工作部門/班組、居住場所的信息登記管理,要將第三方勞務派遣員工、臨時工、實習生等人員視同在職員工納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鼓勵運用粵省事 APP 企業團體碼等數字化方式進行管理。
6 .建立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建立健康臺賬,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須及時就醫。
7 .充分利用電子屏、展板、櫥窗、內部郵件、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宣傳疫情防控措施。
8 .提倡工作人員盡量不要前往有疫情發生的地區,有外地返崗人員的,要嚴格返崗人員涉疫風險核查,省外返崗人員嚴格按照《省外發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地區來粵返粵人員健康管理工作指引(第四版)》執行,確認健康后方可返崗。
9 .要加強對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員工的生活、防疫和輪崗備崗保障,建立健全高效的保障機制。
10 .所在縣(市、區)發生本土疫情時,企業和工業園區要按照屬地防控指揮辦要求適時組織工作人員參加核酸檢測。
三、強化工作場所疫情防控和管理
11 .對進入企業和工業園區的員工要進行體溫檢測,對社會面人員的出入嚴格執行“戴口罩、掃場所碼、查行程卡、測溫、登記”等管理措施,對入粵貨車司機嚴格按照《入粵貨車司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二版)》執行。廠區和工業園區門口應設置臨時觀察點并配備必要的防疫處置條件,體溫異常或者“黃碼、紅碼”人員,應暫時安置到臨時觀察點進行隔離,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12 .加強企業和工業園區管理處辦公場所、室內公共活動場所等的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空調通風系統使用時,衛生質量、運行管理、衛生學評價和清洗消毒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
13 .加強對辦公場所、生產車間、會議場所及其他活動場所和物品的清潔消毒,適當增加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高頻接觸部位消毒頻次。
14 .加強密閉、半密閉空間防疫管理,做好餐位、工位、床位、活動軌跡等“四位管控”,建立以部門/科室/班組為最小工作單元的防疫單元(包括安保、清潔等工勤人員),倡導采用無紙化辦公,減少人員之間的直接接觸。
15 .提倡采用視頻、電話等線上會議,盡可能減少大型會議、培訓以及人員聚集的活動,人員之間保持安全距離。
四、強化公共區域疫情防控和管理
16 .保持辦公室、食堂、衛生間清潔衛生,按照WS/T698《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重點場所和單位衛生防護指南》附錄B要求,強化環境清潔、消毒及通風,重點對廂式電梯、公共樓道、公共廁所、辦公樓層、住宿樓層、食堂等公共區域與設施進行消毒。在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等場所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有條件時可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取餐時保持一米間隔,鼓勵采取分餐、錯峰用餐,減少堂食和交流。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溯。
17 .改善員工宿舍或臨時居所的居住環境和衛生設施。宜按照使用面積不低于4㎡/人的標準進行配置。
18 .企業通勤車應加強通風消毒,員工上車前須完成“測溫、驗碼”等措施。
19 .設立醫務室的企業要配備必要的藥物和防護物資;未設立醫務室的企業要與就近醫療機構建立聯系,確保員工及時得到醫療服務。
20 .加強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運,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定期向地漏加水,每次加水350ml。
五、強化員工個人防護
21 .對符合新冠病毒疫苗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條件的員工,及時督促落實“應接必接”,對新入職人員及時開展查漏補種。
22 .員工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要強化自我防護,及時進行手衛生。注意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將使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打噴嚏和咳嗽后應用洗手液(或肥皂)徹底清洗雙手。
23 .作業崗位工作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崗位性質、風險等級戴醫用外科口罩、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24 .員工外出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要盡量減少參加聚餐、聚會等活動,減少前往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的場所。
六、強化涉疫風險區域及境外物資常態化疫情防控
25 .安排相對固定人員負責涉疫風險區域及境外物資處理,督促作業員工正確佩戴口罩、手套、隔離衣,避免用手接觸眼、鼻、口。
26 .安排相對獨立的區域設置固定場所,對涉疫風險區域及境外物資進行接收、裝卸、貯存、拆封、消毒等,并加強對該固定場所的消毒工作。
27 .建立涉疫風險區域及境外物資臺賬,明晰往來詳細信息,做到可追溯。對作業場所設置攝像頭,實現錄像可查。
28 .作業時選取科學消毒方式對貨物、郵件進行消毒;對作業員工使用過的防護服、口罩、手套等物品,要嚴格按要求進行規范處置。
七、強化異常情況處置與報告
29 .設立隔離觀察區并配備有效防疫用品,當員工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癥狀時,應當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并盡快按要求到就近醫療機構就診排查。
30 .發現新冠肺炎可疑癥狀員工后,其工作崗位和宿舍人員應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排除風險前盡量減少接觸他人,做好個人防護。
31 .企業或工業園區內一旦發現新冠肺炎病例(含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要迅速完成常態和應急機制轉換,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點消毒等工作,并在當地疫情防控指揮辦的指導下做好關鍵崗位和關鍵工序員工的生活、防疫和輪崗備崗工作。
八、強化應急處置演練
32 .要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本工作指引要求,結合行業和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制定并動態調整完善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做到“一企一策”“一園一策”,確保有效運轉。
33 .適時開展全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確保每個企業和工業園區管理人員和員工熟悉疫情防控應急各項流程和措施,規范進行應急處置。
34 .指定專人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情況的收集和報送工作,建立與屬地社區、衛生健康和疾控等部門的“點對點”信息報送機制并主動尋求其指導,提升疫情應急處置能力水平。
九、強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統籌
35 .要充分利用好“粵商通”APP(下載網址https://yst.gdzwfw.gov.cn/),及時接收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和信息,配合屬地政府做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工作,依托市場主體訴求響應平臺及時反映生產經營困難和問題。
36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下,要用好用足《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廣東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廣東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等紓困惠企政策,穩定保障企業生產經營。
國家和省有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的,從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