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0-10 12:10:53 | 來源:
近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印發《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貨運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穩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深入挖掘貨運發展內生驅動力,激發市場創新活力,推動貨運提質增效。
——穩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內河鐵水聯運業務發展,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1)推動南沙港站海鐵聯運示范園區項目規劃建設,打通南沙港鐵路南沙港站與南沙港四期的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提升南沙港海鐵聯運比例,優化南沙港運輸結構。(2)發揮黃埔港區、新沙港區現有鐵路的作用,對鐵水聯運和水水中轉船舶實施優先靠港政策。(3)推動傳統公路貨運站場(物流園區)清理疏解和升級,鼓勵網絡貨運平臺由道路貨物運輸單一運輸方式向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延伸。(4)建設公用甩掛作業場站、第四方物流和虛擬倉平臺,發展智慧物流、綠色物流。
——推動貨物多式聯運服務。加快完善多式聯運技術標準體系,大力推廣集裝箱、托盤等標準化運載單元,鼓勵發展多式聯運先進裝備技術。推廣應用大型轉運吊裝設備、馱背運輸特種鐵路車輛等專用裝備,實現裝卸設備和轉運設備的無縫對接。建立健全物流政務信息跨部門協調機制,推動交通、公安、海關等物流信息互聯,建設資質認證、信息共享、通關查驗、信用評價等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實現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海關等信息資源整合,打通物流信息鏈。
——壯大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產業集聚。(1)培育壯大物流企業,協同推進交通樞紐、物流園區與先進制造業、商務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組織發動規模物流企業申報或升級國家5A、4A級物流企業。(2)引導小微貨運物流企業開展聯盟合作,鼓勵道路運輸企業根據業務場景細分組建港口集配聯盟、鐵路集散聯盟、專線運輸聯盟、托盤共享聯盟等,建立聯盟發展機制和業務開展規則。(3)支持行業協會、企業聯盟研究推廣掛車互換標準協議,創新普通貨車租賃、掛車共享、長途接駁甩掛、集裝單元化等專業運輸模式。(4)推動萬頃沙站物流融合發展區項目規劃建設,充分挖掘臨港產業稟賦優勢,引導現代物流業、先進制造業、生產服務業等優質產業聚集。
——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1)推動完善城市貨運樞紐、配送中心、末端配送點三級配送網絡建設,推進物流配送網點與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打造“外集內配”的高效城市物流配送體系。(2)完善農村配送網絡,推進農村物流網絡節點建設,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平。(3)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標準化水平,推動城市配送標準化裝載單元器具循環共用,推動城市配送統一車型標準、統一車輛外觀、統一規范管理,提升城市物流配送品牌形象。
——推動貨運安全、健康、規范發展。(1)加強道路危貨運輸管理。強化道路危險貨運企業市場準入;全面推行危運電子運單管理,實現危運從托運到交付的全鏈條無縫銜接監管;開展道路危運專項整治工作。(2)促進網絡貨運健康發展,支持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整合資源,提高網絡化服務能力與效率;建立貨運信用信息共享交換聯動機制;探索開展網絡貨運企業分級分類評估、差異化監管。(3)規范管理互聯網貨運車輛。督促網絡貨運企業做好注冊車輛和駕駛員的備案情況審核。
——推進道路貨運行業治理。(1)完成重型貨車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工作,充分應用智能監控平臺加強對重型車輛、駕駛員運輸過程安全監管;(2)進一步規范貨運車輛動態監控管理,繼續推進普運重型貨車動態監控違規行為治理,落實監管主體責任、企業動態監控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更到位;(3)開展常壓罐液體危險貨物罐車專項治理,加強罐式車輛罐體檢測和維護管理,保障危化品運輸本質安全;(4)應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貨運行業從業人員規范化管理水平。